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决策信息 > 计划总结

关于阳泉市2017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阳泉市政府 www.yq.gov.cn 2018-05-04 00:00

关于阳泉市2017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3月27日在阳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阳泉市财政局局长 任晓华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7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依法理财,规范执行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预算经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批准后,各县(区)人民代表大会相继批准了本级预算。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39.22亿元,支出预算由年初77.03亿元(含上年结余)变动为108.63亿元,主要因素包括: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增加13.01亿元、一般转移支付增加8.45亿元、新增一般债券转贷收入7.51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25亿元、调入资金增加2.43亿元、其他变动增加0.56亿元、上解支出增加0.61亿元。

  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亿元,为年初预算39.22亿元的127.49%,同比增长21.12%,实现预算超收10.7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106.06亿元,为调整预算108.63亿元的97.63%,同比增长10.79%,增支10.33亿元。

  2017年预算执行的特点:

  (1)财政收入增速加快,规模效益明显提升。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一举扭转了近年来财政收入持续低位徘徊的不良态势,比全省整体增长水平高1.22个百分点。

  (2)税收收入贡献突出,收入质量显著改善。全年税收收入完成37.86亿元,同比增长3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到75.72%,比2015、2016年分别高出7.75和9.5个百分点。

  (3)经济持续稳中向好,主导产业支撑明显。煤炭行业税收收入完成20.67亿元,同比增长99.5%,增收10.31亿元,占税收比重54.61%,同比提高了16.7个百分点。

  (4)支出结构规范优化,民生重点保障有力。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一般性支出比上年压缩5%。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体育与传媒、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节能环保、粮油物资储备及交通运输等各项民生支出83.51亿元,同口径增长11.8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74%,同口径提高了0.74个百分点。

  2017年全市预算收支执行具体情况如下:

  (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税收收入完成37.86亿元,比上年实际27.33亿元增收10.53亿元,增长38.5%。其中:增值税完成16亿元,增长76.88%;营业税完成0.04亿元,下降98.95%(主要原因是全面推开“营改增”政策);企业所得税完成4.93亿元,增长175.76%;个人所得税完成1.25亿元,增长56.01%;资源税完成5.94亿元,增长65.73%。

  非税收入完成12.14亿元,比上年实际13.95亿元减少1.81亿元,下降12.95%。其中:专项收入完成3.35亿元,增长3.0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1.52亿元,增长16.17%;罚没收入完成2.42亿元,增长39.6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95亿元,下降47.62%,减收2.68亿元(主要原因是两权价款返还减少2.2亿元、转让307复线收费权减收3470万元)。

  (见图一)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民生类项目支出情况:

  教育支出21.49亿元,为调整预算(下同)的99.57%,增长4.66%;科学技术支出0.91亿元,为预算的98.27%,增长70.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1亿元,为预算的99.62%,增长1.6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89亿元,为预算的99.35%,增长19.1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3亿元,为预算的99.04%,增长1.35%;节能环保支出4.91亿元,为预算的88.43%,增长21.38%;城乡社区支出9.88亿元,为预算的98.9%,增长12.5%;农林水支出6.83亿元,为预算的98.7%,下降1.26%;交通运输支出3.37亿元,为预算的94.18%,增长9.5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42亿元,为预算的74.38%,下降19.7%;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5亿元,为预算的99.67%,增长186%(主要是采煤沉陷区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住房保障支出3.77亿元,为预算的98.68%,增长16.9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34亿元,为预算的97.88%,下降23.4%。

  其他项目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85亿元,为预算的99.82%,增长9.04%;公共安全支出8.12亿元,为预算的99.89%,增长1.05%;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35亿元,为预算的98.91%,下降25.85%;其他支出0.85亿元,为预算的43.71%,增长80.85%;债务付息支出2.17亿元,为预算的100%,增长48.64%。

  (见图二)

  2.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市本级预算经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批准。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21.68亿元,支出预算由年初28.04亿元(含上年结余)变动为36.26亿元,主要因素包括: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增加1.17亿元、一般转移支付增加0.9亿元、新增一般债券转贷收入6.25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16亿元、调入资金增加0.02亿元、上解支出增加0.28亿元。

  2017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42亿元,为年初预算21.68亿元的135.71%,同比增长35.62%,超收7.7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34.06亿元,为调整预算36.26亿元的94%,同比增长9.53%,增支2.06亿元,其中,各项民生支出24.85亿元,增长13.8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2.95%,同口径提高了2.76个百分点。

  2017年市本级预算收支执行具体情况如下:

  (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税收收入完成21.36亿元,比上年实际13.31亿元增加8.05亿元,增长60.53%。其中:增值税完成9.19亿元,增长72.16%;营业税完成0.03亿元,下降97.55%;企业所得税完成3.12亿元,增长543.38%;个人所得税完成0.69亿元,增长68.27%;资源税完成4.62亿元,增长61.44%。

  非税收入完成8.06亿元,比上年实际8.38亿元减少0.32亿元,下降3.9%。其中:专项收入完成2.05亿元,下降3.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0.79亿元,增长27.71%;罚没收入完成1.41亿元,增长60.64%;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95亿元,下降33.69%。

  (2)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民生类项目支出情况:

  教育支出3.73亿元,为调整预算(下同)的99%,增长4.7%;科学技术支出0.25亿元,为预算的94.07%,增长44.98%;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87亿元,为预算的100%,下降1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9亿元,为预算的98.41%,增长71.9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64亿元,为预算的94.35%,下降21.54%;节能环保支出3.27亿元,为预算的84.46%,增长32.82%;城乡社区支出5.62亿元,为预算的99.59%,增长14.85%;农林水支出1.03亿元,为预算的95.12%,增长18.18%;交通运输支出1.23亿元,为预算的85.51%,与去年持平;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17亿元,为预算的53.96%,增长32.25%;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0.34亿元,为预算的96.69%,增长49.07%;住房保障支出0.29亿元,为预算的85.17%,下降77.75%;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21亿元,为预算的96.62%,下降27.88%。

  其他项目支出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6亿元,为预算的99.77%,增长4.29%;公共安全支出4.22亿元,为预算的99.79%,下降2.89%;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0.41亿元,为预算的97.26%,下降30.93%;其他支出0.15亿元,为预算的15.13%,增长60.09%;债务付息支出0.78亿元,为预算的100%,增长11.3%。

  3.上级对我市、市对县(区)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2017年上级对我市转移支付53.71亿元,比上年实际45.92亿元增加7.79亿元,增长16.96%。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32.64亿元,增长13.49%;专项转移支付21.07亿元,增长22.79%。

  省、市对县(区)转移支付46.63亿元,比上年实际41.27亿元增加5.36亿元,增长12.99%。其中:使用中央、省资金44.19亿元,通过市本级财力安排2.44亿元。

  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到市本级7.08亿元,比上年实际6.01亿元增加1.07亿元,增长17.8%。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9.79亿元,为年初预算12.1亿元的80.94%,同比增长118.1%,增收5.3亿元;预算支出执行17.98亿元,为调整预算19.53亿元的92.06%,同比增长50.56%。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15亿元,为年初预算4.1亿元的52.49%,同比增长465.3%,增收1.77亿元;预算支出执行7.29亿元,为调整预算8.5亿元的85.76%,同比增长23.36%。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1439万元,为预算的185.44%,同比增长99.86%;预算支出执行400万元,为预算的100%。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502万元,为预算的125.5%,同比增长45.93%;预算支出执行400万元,为预算的100%。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1.2亿元,为预算的120.65%;预算支出执行67.93亿元,为预算的104.14%,当年收支结余13.2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74.6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4.59亿元,为预算的133.15%;预算支出执行44.52亿元,为预算的124.43%,当年收支结余10.0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5.34亿元。

  (五)债务情况

  2017年全市举借政府债务28.82亿元,其中置换债券13.31亿元,新增债券15.51亿元;偿还政府债务15.8亿元,其中置换债券13.11亿元,本级财力偿还和依法核销2.69亿元。截止2017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108.7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81.09亿元,专项债务27.68亿元。2017年全市政府债务率为93.4%。

  2017年市级(含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借政府债务18.34亿元,其中置换债券7.14亿元,新增债券11.2亿元;偿还政府债务8.88亿元,其中置换债券7.14亿元,本级财力偿还和依法核销1.74亿元。截止2017年底,市级政府债务余额54.1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4.83亿元,专项债务19.31亿元。2017年市级政府债务率为125.4%。

  (六)落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认真落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有关决议及市政协的审查意见,围绕市人大在审议预决算及审计部门审计时提出的意见建议,着力加强财政调控稳增长促转型,着力优化支出结构保基本保战略,着力推进科学理财提效能增效益,在强化财税政策引导、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强财政绩效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1.狠抓收入征管,提升财力保障

  进一步围绕年初市人代会确定的全年财政收入预算目标,主动作为,及时分解任务,落实征管责任,努力实现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和稳定增长。促进国、地税税收服务融合,双方携手优化税收服务,互派人员,互设窗口,实行涉税业务“一站式完结”,征收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强化财税部门的协调联动,不断加强与税务部门的衔接,及时研究解决收入征管中出现的问题。抓好非税收入组织工作,推进非税收入票据电子化改革,规范非税收入征缴。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全年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53.71亿元,同比增长16.96%。

  2.加大预算统筹,确保重点支出

  进一步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加大资金盘活统筹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各项民生和重点支出均得到较好保障。

  完善扶贫投入机制,脱贫攻坚再战再胜。全年省、市、县(区)财政安排扶贫资金6776万元,其中,市县(区)财政共安排3974.63万元,同比增长60.68%(市本级财政安排1513万元,增长38.12%)。市扶贫公司承接省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5623万元。全年完成整村脱贫47个村、8978人脱贫。

  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加大“三农”支持力度。统筹各类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立以“种、养、加”相协调统一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及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通过组织申报、竞争立项、严格评审等程序,确定郊区为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试点县、平定甘泉井村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分别获省奖补资金1000万元。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获省专项转移支付奖励资金1661万元。

  建立财政保障机制,着力推进“三基建设”。积极落实省、市委加强“三基建设”工作安排部署,及时制定出台《阳泉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三基建设”财政投入保障的实施意见》,加大“三基建设”投入保障力度,全年省、市、县(区)三级财政安排资金1.92亿元,其中,市县(区)财政安排0.83亿元,确保了乡镇工作补贴、乡镇机关食堂伙食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等各项政策到位。

  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统筹安排资金1505.99万元,用于全面落实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政策;统筹安排资金9511.63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市级投入资金571.5万元用于继续实施我市出台的义务教育阶段四项惠民政策;安排资金5980万元推进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支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年统筹安排资金2849.96万元,用于农村基层文化体育建设、文化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参加省艺术节和《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电视竞演活动等。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低保补助等提标政策,下达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资金3.28亿元,惠及全市城乡参保居民82.24万人;下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2.75亿元,保障了全市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和孤儿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深化公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用于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偿;安排资金699.15万元用于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惠及全市城乡居民139.83万人。全市投入资金12.1亿元,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争取上级专项资金2.02亿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和桃河、义井河综合整治。争取省级补助资金7808万元,用于冬季清洁取暖工程项目的实施。

  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改善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市级新增债券资金10.8亿元,重点支持阳大铁路、中环快速路、生态新城开发建设、市区道路拓宽、医疗废物处置及中央森林公园前期工作等项目。

  3.优化财力支持,助力经济转型

  进一步优化财力支持领域,完善各项财政扶持政策,推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战略。

  创新财政政策,推动开发区改革发展。从2017年起市级设立为期五年的支持开发区改革创新专项资金,当年已落实安排1000万元。理顺区级间部分镇村托管财税管理体制,确保托管镇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民生及社会事业得以保障。及时梳理事业单位类别及承担的职能,合理定位,积极推进各类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科研创新能力。2017年全市共投入科技研发资金9088万元,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0.86%,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0.57%的任务指标。

  支持深化国企改革,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市水泵厂、阀门厂“退城进园、搬迁改制”,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主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安排726万元支持国有资本从国有耐火公司等落后产能企业退出。争取中央企业“三供一业”改造专项资金4296万元,推动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减轻国有企业负担、集中精力发展主营业务。

  落实财政扶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推开“营改增”,进一步实施简并增值税税率等减税政策,推进税收征管制度创新。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2017年,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减税11.8亿元,落实国家“取、停、降、免”收费政策减费1.35亿元,两项共为企业减负13.15亿元。开展水资源费改税及环保税税源调查工作,税制改革在释放减税红利、引导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优化了“营改增”改革后地方税体系。继续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运用企业担保保费补贴、贷款贴息支持等机制,鼓励和引导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发展,2017年争取省财政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奖补资金2674万元,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4.推进财政改革,提升财政效能

  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各项新举措为支撑,积极推进财政改革实现新跨越。

  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立了市政府层面PPP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阳泉市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施意见》。规范开展项目识别,严格进行“两评”论证,推动项目落地实施。截至2017年底,全市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7个,其中市本级3个项目,县(区)4个项目,总投资128亿元。

  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进一步规范采购操作流程,制定了《阳泉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网上申报系统招标、中标情况填报的通知》《阳泉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明晰政府采购事项审核内容的通知》《阳泉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事项办理流程的通知》等多项制度。改革创新采购方式,出台《阳泉市市政工程项目应急采购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

  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开好举借政府债务合规“前门”,严堵违规举债融资“后门”,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财政部驻山西专员办确定的清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试点市,2017年我市大力开展政府债务清理整改工作,全市共清退64个政府违规担保承诺项目,其中市级27个项目。2017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108.77亿元,全市政府债务率93.4%,比2016年下降8.2个百分点。

  5.加强预算管理,提高理财水平

  进一步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十二字方针,规范和细化预算编审,完善支出预算标准体系,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盘活存量资金,坚决杜绝闲置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

  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健全预算定额标准,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加大统筹整合力度。预算编审突出政策引领,加强调研论证,做到严谨规范。持续推进预算公开,市财政局设立统一平台集中公开部门预算,推进民生专项资金信息公开,市本级政府预决算及69个部门预决算信息全部公开,各县(区)全面实现预决算公开。

  加快支出执行进度。推动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采取提早下达预算、加快资金调度、督促项目推进、强化责任考核等措施,破解支出较慢的难题,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106.06亿元,全年支出进度达到97.63%,其中市本级在全省3—11月分月支出进度考核中6次排名前3,获省财政厅奖励资金600万元。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市级预算达到100万元的项目和跨年度延续性安排项目都编制预算绩效目标,全年批复预算绩效目标160个,涉及预算资金7.63亿元,选取重点民生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实行预算公开。改进财政投资评审,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推动财政监督转型,有效防范财政业务风险。扎实开展“七五”普法,着力提高财政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各位代表,2017年全市财政收支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财政运行和改革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财政收入还处于恢复性增长,持续稳定增收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个别县(区)财政运行困难;主体税源单一,长期积累的“一煤独大”、“一企独大”、“一股独大”问题依然突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在培育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尚未显现;财政支出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民生等刚性支出不断上升,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量巨大,财政收支平衡矛盾难度加大;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仍然存在,风险防范意识还需增强等等。对此,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8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18年预算编制工作,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的经济工作主线,全力以赴保基本、促转型、保民生。

  (一)2018年预算编审原则

  1.收入预算实事求是,积极稳妥。既考虑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因素,也考虑减税降费政策影响,收入计划指标与经济运行实际相适应,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杜绝虚收探收。

  2.支出预算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十二字方针,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清理规范专项资金,集中有限资金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推进深化改革,促进转型发展。

  3.突出问题导向,改进预算编审。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求,制定有力措施,规范支出分类,细化定额标准,增强预算约束,提高资金绩效。

  (二)2018年收支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安排53.25亿元,比2017年实际50亿元增加3.25亿元,增长6.51%。

  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是从我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到实体经济回暖向好、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有所优化、财政增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合理安排。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与财政收入相关的部分经济指标逐步改善,受国家继续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及需求增加等影响,今年煤炭价格有望在合理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为收入增长提供有利条件。二是改革红利加快释放,开征环保税和试点水资源税改革,开发区创新发展和转型综改试验区战略深入实施,生态新城开发土地出让收益有所显现,均有利于财政增收。三是国家继续实行减税降费政策,主要包括简并增值税税率档次、显著降低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行业增值税税率、扩大小规模纳税人适用范围、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等,为财政减收政策因素。

  (见图三)  关于阳泉市2017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77.27亿元,为2017年同口径变动预算的110.92%。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9.16亿元,为上年变动预算(下同)的93.88%;

  公共安全支出5.2亿元,为上年的83.08%;

  教育支出17.35亿元,为上年的88.25%;

  科学技术支出0.62亿元,为上年的78.28%;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1亿元,为上年的105.3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16亿元,为上年的158.72%;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19亿元,为上年的113.1%;

  节能环保支出2.79亿元,为上年的246.85%;

  城乡社区支出4.3亿元,为上年的88.43%;

  农林水支出4.79亿元,为上年的114.03%;

  交通运输支出1亿元,为上年的85.87%;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3亿元,为上年的63.68%;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88亿元,为上年的205.63%;

  住房保障支出0.86亿元,为上年的733.33%(主要安排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22元,为上年的70.21%;

  其他支出3.86亿元,为上年的315.14%;

  预备费0.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2%。

  (见图四)

  上述全市预算草案为市代编预算,待各县(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市财政将汇总各级预算,加上上年结转支出,一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31.52亿元,比2017年实际29.42亿元增加2.1亿元,增长7.15%。其中:税收收入24.7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5.65%;非税收入6.82亿元,下降15.38%。

  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5.12亿元,为2017年同口径变动预算的150%。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3亿元,为上年变动预算(下同)的119.96%;

  公共安全支出2.75亿元,为上年的102.03%;

  教育支出3.5亿元,为上年的108.56%;

  科学技术支出0.25亿元,为上年的147.57%;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99亿元,为上年的104.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15亿元,为上年的151.91%;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18亿元,为上年的107%;

  节能环保支出1.84亿元,为上年的491.43%(主要安排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冬季清洁取暖补助等);

  城乡社区支出1.93亿元,为上年的108.38%;

  农林水支出1.89亿元,为上年的207.22%(主要安排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

  交通运输支出0.64亿元,为上年的288.88%(主要安排阳大铁路项目补助);

  商业服务业等支出0.14亿元,为上年的104.49%;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53亿元,为上年的753.47%(主要安排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治理);

  住房保障支出0.83亿元,为上年的1254.89%(主要安排采煤沉陷区治理搬迁安置);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0.16亿元,为上年的105.68%;

  其他支出3.56亿元,为上年的425.7%;

  预备费0.3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

  2018年市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3614万元,比2017年预算(下同)下降7.52%。其中:公务接待费预算1357万元,下降0.37%;公务用车购置及维护费预算2197万元,下降11.63%;因公出国(境)经费60万元,与去年预算持平。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8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55亿元,比2017年实际9.79亿元增加7.76亿元,增长179.26%;预算支出安排17.55亿元,比2017年同口径预算增长230.64%。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8.26亿元,比2017年实际2.15亿元增加6.11亿元,增长283.81%(主要原因是今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计划增加),主要项目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8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0.15亿元,污水处理费0.11亿元。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市级政府性基金安排支出8.26亿元,比2017年年初预算4.17亿元增加4.09亿元,增长98.21%。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8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00万元,比2017年实际增长52.88%;预算支出安排2200万元。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00万元,比2017年实际增长139.04%;预算支出安排1200万元。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8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57.1亿元,预算支出安排56.17亿元,收支结余0.93亿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3.53亿元,预算支出安排38.85亿元,收支结余4.68亿元。

  三、完成2018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18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目标和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上述预算安排,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提升工作标准,抓好工作落实:

  (一)做大做优财政蛋糕,推动财政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下财政发展的特点,主动加大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精心谋划当前财税工作,健全完善收入保障工作方案,严格依法组织收入,充分挖掘增收潜力,认真做好县(区)财政收入预期目标调整工作,确保完成全年财税目标任务。继续强化收入征管,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国、地税纳税深度融合,规范完善收入征管制度,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充分开展重点税源调查,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和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助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产业结构重组,保障经济转型升级,夯实经济税源发展基础,在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确保财税收入稳定增长。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大财政结余指标和结余结转资金盘活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

  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有效防控财政风险。积极配合省级做好专项债券发行试点工作,2018年申报全市新增债券资金27亿,全部用于公益性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制定落实存量债务化解规划,努力降低债务负担,今年市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将优先安排偿还本年到期债务。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组织领导,坚决纠正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剥离融资平台公司原先承担的政府融资职能,推动其转型成为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公司。规范实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严守财政可承受能力政策红线,避免PPP方式异化为新的违规融资。制定落实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有效监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努力确保市本级和各县(区)不发生债务风险事件。

  “精准”花钱补齐短板,全面决战脱贫攻坚。在前期脱贫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在2017年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513万元的基础上,增加到2130万元,增长40%,确保财政年度扶贫资金投入总量和增幅“双增长”。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加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进度,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全力支持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

  加大环保投入力度,“真金白银”保护生态。积极做好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开征环境保护税,更好发挥税收杠杆对生态环保的促进作用。统筹本级财力、上级转移支付和新增债券等资金,拟安排3.03亿元用于重点支持污水处理、“煤改电、煤改气”、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聚力支持转型综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抢抓国家推动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机遇,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我市36字调产发展思路,积极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大力统筹整合资金,提高财政支持发展的针对性、实效性,集中财力办大事,持续提升经济转型成效。

  助力开发区创新发展,打造发展“新引擎”。继续加大力度支持转型综改示范区、开发区创新发展,培育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开发区税收收入增量省市分成部分全额返还奖励。全面落实省对县(区)税收增长奖励扶持机制,从2017年到2020年县(区)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增量省级分成部分全额返还奖励,调动县(区)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努力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支持国企国资改革,增强发展动力。财政计划安排近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国有企业产业转型和“三供一业”改造,推动国有企业主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有效助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统筹用好上级补助资金和自筹资金,解决市食品公司、油脂公司和色织厂因市政拆迁实施歇业关闭的清算费用。支持我市加快国企国资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三年内完成市级21户僵尸企业的清理退出工作。

  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支持创新驱动。全力以赴贯彻落实好省、市出台的科技创新各项政策措施,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和关键领域技术创新,以创新驱动来汇聚转型发展力量。2018年,市、县(区)财政继续把科技支出作为预算安排和执行的重点,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指标。市级将投入1000万元建立“科技创新创业贷款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对科技贷款进行风险补偿和贷款利息补助,以支持我市中小企业科技研发、中试、产业化等创新活动,引导支持科技成果在阳泉转化利用,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转型发展能力。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多方整合财政资源,多渠道、多层面筹措培育新动能专项财政资金,并加大资金统筹和协调力度,全力支持重点项目,积极助推我市大数据物联网应用、文旅康养及现代物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

  (四)提升财政保障力度,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积极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原则,强化民生支出保障,完善财政民生政策,进一步加大对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事业的投入,坚决托住基本民生需求的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支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统筹安排下达中央、省、市政策性资金1.6亿元,继续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和惠及民生的各项政策,支持我市各级各类教育向优质均衡的目标迈出扎实步伐。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财政政策与就业创业政策配套衔接,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足额落实养老、医保、困难群众生活补助等各项社保政策配套资金7803万元;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

  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安排1000万元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提高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拟投入2400万元,继续深入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免费“送戏下乡”惠民演出任务,助推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等。

  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推进保障房建设政策,扎实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进程。在去年用新增债券安排3个棚户区项目(余积粮沟、桃坡、石马沟棚户区改造)融资资本金8000万元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城市棚户区改造投入。

  补齐城市基础建设短板。充分发挥财政参与重大基础设施、改善民生工程的资金支撑功能,通过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入,确保各类城市公共设施建设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五)加大农业支持力度,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积极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用好、用准农业扶持政策,将财力向农业、农村倾斜。

  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四好农村公路”建设,足额安排10%的配套建设资金。继续足额安排市级配套资金709万元,做好农村公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落实工作。多方筹措资金,解决农村小型水利设施、道路维修、环境卫生整治、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用好省下达我市2018年美丽乡村试点资金2000万元,同时探索设立“美丽乡村建设基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

  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继续开展省市县财政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工作,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财政扶持力度,2018年底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

  继续加强“三基建设”。在落实好已出台的财政投入保障“三基建设”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安排5995万元,提高乡镇人员工作补贴,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条件,对不达建设标准的乡镇办公用房填平补齐,解决乡镇办公用房功能不全、老化损坏和裂缝塌陷等问题。加强资金投入保障,确保“三基建设”经费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绩效提升到位。

  (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积极执行全市“十三五”规划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从2018年起实施为期三年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对规划期重点改革和重要政策出台落实情况做科学判断,切实增强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引领作用,提高预算工作的前瞻性。

  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实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制定措施加强项目预算调研论证,提高预算决策科学性。加强支出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一般公共预算逐月支出进度达到省考核要求。

  继续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我市从2018年起正式启动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今年改革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要达到总数的30%左右。

  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改进完善绩效目标管理体系,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强化对重点民生支出和重大专项支出的绩效评价,每年选取25个重点民生项目开展绩效评价,逐步将绩效管理覆盖所有预算资金。推进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强化财政大监督。牢固树立和践行财政大监督理念,服务改革发展,切实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推动将财政监督嵌入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资产管理及国库集中支付等业务流程,构建预算编制同步监督与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相结合的全过程财政监督机制,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转型发展需要。

  各位代表,2018年财政改革发展任务依然繁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力开启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