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六大转型发展思路”,落实“123335”工作部署,努力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步伐,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运行态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速度、效益、结构、动能同步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五城联创”全面启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生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转型升级虽任重道远,但起步良好。
一、上半年全国经济运行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
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结构调整深入推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GDP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进出口总额增长7.9%,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0%。
中美贸易摩擦,目前看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降低关税部分受到人民币贬值的对冲,实体经济的损失得到一定程度弥补,但长期影响有待认真研究,仔细应对。
表1 上半年全国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名称 |
绝对量 |
增速 |
GDP |
418961 |
6.8 |
一产 |
22087 |
3.2 |
二产 |
169299 |
6.1 |
三产 |
227576 |
7.6 |
工业 |
… |
6.7 |
投资 |
297316 |
6.0 |
社会消费品零售 |
180018 |
9.4 |
进出口 |
141227 |
7.9 |
CPI(%) |
102.0 |
2.0 |
居民收入(元) |
14063 |
8.7 |
城镇(元) |
19770 |
7.9 |
农村(元) |
7142 |
8.8 |
(二)上半年新增信贷逾9万亿, 6月M2同比增8%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1个百分点,流动性有进一步紧缩的趋势。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4万亿元,同比多增3054亿元。
(三)煤炭市场稳中向好
今年上半年,全国规上企业原煤产量16.97亿吨,同比增长3.9%。国内煤炭市场呈供需两旺走势,随着先进产能的释放,上游煤炭企业供货积极,铁路煤炭发运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沿海地区煤炭需求保持强劲,尤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煤炭需求持续增长。在进口煤小幅增加的基础下,南方用户对环渤海港口的煤炭拉运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二、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稳步向好,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其中:GDP增长6.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1%,进出口总额增长19.9%,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
三、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总量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7.9亿元,增长5.5%,增速较全国(6.8%)和全省(6.8%)均低1.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7位。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0个百分点,经济延续稳步向好的回升趋势,实现平稳增长,进一步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其中一产完成2.8亿元,增长3.1%,二产完成 146.2亿元,增长4.3%,三产完成168.9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占比为0.9:46.0:53.1,其中,第三产业不仅在比重上继续高于第二产业,而且在增速上也要高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分县区看,矿区、城区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6.9%和6.5%;郊区、盂县、平定分别增长5.2%、3.5%和2.0%。城区占比最高达到32.7%,其余依次为矿区、盂县、平定、郊区区域。
(二)农业经济平稳运行
全市春播粮食作物面积共80.7万亩,比去年增加1.8万余亩。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3.3%;增加值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升1.6个百分点。其中牧业增加值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5.2%,占农业牧渔业增加值比重60.2%,成为拉动我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工业经济持续回升
工业经济继续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上月累计提升2个百分点,增速较全国(6.7%)低3.2个百分点,较全省(5.5%)低2.0个百分点,列全省第7位。
从主要行业看,上半年,采矿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2%;制造业下降10%;电、气、水增长3.8%。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2.9%,比上月累计增速加快2.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83.2%。其中,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3.1%,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9.3%;冶金和电力行业分别下降7.8%和3.7%,分别占到规上工业比重的6.0%和6.8%。新兴产业增长11.4%,占规上工业比重16.8%,较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增长较快,达到73.1%(阳煤乙二醇入库),建材工业(水泥和耐火)下降较大(-16.4%)。
表3 上半年阳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表
|
本月增速(%) |
累计增速(%) |
拉动点(%) |
累计占全市比重(%) |
工业增加值 |
5.5 |
3.5 |
— |
— |
传统产业 |
8.8 |
2.9 |
1.7 |
83.2 |
煤炭工业 |
12.3 |
3.1 |
2.5 |
69.3 |
炼焦工业 |
5.3 |
16.2 |
0.1 |
1.1 |
冶金工业 |
-17.7 |
-7.8 |
-0.5 |
6.0 |
电力工业 |
4.7 |
-3.7 |
-0.3 |
6.8 |
新兴产业 |
-7.3 |
11.4 |
1.8 |
16.8 |
化学工业 |
154.0 |
73.1 |
0.8 |
1.5 |
装备制造业 |
-19.0 |
-2.9 |
-0.1 |
4.3 |
建材工业 |
-36.3 |
-16.4 |
-0.3 |
4.1 |
其他工业 |
35.0 |
6.8 |
1.4 |
6.9 |
战新产业 |
3.1 |
6.1 |
— |
6.2 |
分县区看,所有县区均为正增长,按增速从高到低排,其中矿区增长7.0%,郊区区域增长3.7%,城区增长3.0%,盂县增长0.5%,平定增长0.2%。
表4 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分县区完成情况表
县 区 |
本月增速(%) |
累计增速(%) |
拉动点(%) |
占比(%) |
全 市 |
5.5 |
3.5 |
— |
— |
城 区 |
-10.3 |
3.0 |
0.2 |
6.9 |
矿 区 |
16.8 |
7.0 |
2.7 |
43.2 |
郊区区域 |
13.4 |
3.7 |
0.5 |
14.7 |
其中:郊区 |
8.9 |
3.7 |
0.4 |
11.8 |
开发区 |
57.6 |
3.4 |
0.1 |
2.8 |
平 定 |
3.5 |
0.2 |
0.02 |
18.3 |
盂 县 |
-11.5 |
0.5 |
0.1 |
17.0 |
从重点企业看,阳煤集团(市域)工业增加值增长5.2%,拉动全市增长2.4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为55.1%;晋能集团(阳泉)工业增加值增长4.5%,拉动全市增长0.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为9.5%;河坡电厂工业增加值下降39.9%;阳光发电工业增加值增长44.6%;荫营煤矿工业增加值增长5.6%;五大企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1.4%。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3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增长的有15种(占50%),其中原煤增长2.5%,发电量增长2.2%,焦碳增长15.3%,煤层气增长30.5%,石灰增长34.7%,矿山专用设备增长28.1%;下降的产品主要有:洗煤下降13%,耐火材料下降84.5%,原铝下降26.5%,石灰石下降60.1%。
表5 上半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名称 |
计量单位 |
本月 |
累计 |
本月增速(%) |
累计增速(%) |
发电量 |
万度 |
94977 |
603279 |
17.9 |
2.2 |
原煤 |
万吨 |
449 |
2456 |
9.9 |
2.5 |
洗煤 |
万吨 |
164 |
925 |
-29.8 |
-13.0 |
焦碳 |
吨 |
64869 |
415372 |
2.5 |
15.3 |
(四)服务业支撑明显
从服务业的七大行业来看,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6.3%;住宿餐饮业增长6.8%;批发零售业增长5.5%;金融业增长4.8%;房地产业增长2.0%;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增长1.7%;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0.2%。
表6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分行业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
增加值 |
速度 |
占比 |
贡献率 |
拉动点 |
地区生产总值 |
3179043 |
5.5 |
- |
- |
- |
第一产业 |
27849 |
3.1 |
0.9 |
0.5 |
0.03 |
第二产业 |
1462034 |
4.3 |
46.0 |
39.1 |
2.14 |
工业 |
1215555 |
3.6 |
38.2 |
29.6 |
1.62 |
建筑业 |
249824 |
10.0 |
7.9 |
9.6 |
0.52 |
第三产业 |
1689160 |
6.7 |
53.1 |
60.4 |
3.31 |
批发和零售业 |
292416 |
5.5 |
9.2 |
8.9 |
0.49 |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
189151 |
1.7 |
6.0 |
1.8 |
0.10 |
住宿和餐饮业 |
144602 |
6.8 |
4.6 |
5.3 |
0.29 |
金融业 |
190270 |
4.8 |
6.0 |
4.9 |
0.27 |
房地产业 |
230711 |
2.0 |
7.3 |
2.5 |
0.13 |
其他服务业 |
637805 |
11.7 |
20.1 |
36.9 |
2.02 |
营利性服务业 |
309679 |
26.3 |
9.7 |
36.5 |
2.00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328126 |
0.2 |
10.3 |
0.4 |
0.02 |
(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受到基数较大和流动性偏紧影响,上半年完成投资92.4亿元,同比下降43.4%,增速较全国(6.0%)低49.4个百分点,较全省(-19.5%)低23.9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0位。
表7 上半年全省分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情况表
总量(万元) |
同比增长(%) |
排位 |
|
山西省 |
26151866 |
-19.5 |
― |
太原市 |
5300694 |
17.4 |
1 |
大同市 |
2325653 |
-18.5 |
6 |
阳泉市 |
924242 |
-43.4 |
10 |
长治市 |
2931532 |
-19.4 |
7 |
晋城市 |
1695853 |
-43.6 |
11 |
朔州市 |
1263943 |
-1.9 |
2 |
晋中市 |
2768099 |
-37.2 |
8 |
运城市 |
2654020 |
-9.2 |
4 |
忻州市 |
2280894 |
-8.6 |
3 |
临汾市 |
1783813 |
-40.5 |
9 |
吕梁市 |
2061607 |
-17.3 |
5 |
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4亿元,下降73.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4亿元,下降61.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6亿元,下降17.7%。
分县区看,上半年,除开发区保持正增长1.7%外,其余县区均呈负增长。其中矿区、盂县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下降36.2%、77.2%,郊区、平定下降28.3%、27.5%。
表8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县区完成情况表
固定资产投资 |
投资额(万元) |
增速(%) |
项目数(个) |
开复工率(%) |
新增项目(个) |
全市合计 |
924242 |
-43.4 |
354 |
72.6 |
151 |
城 区 |
74771 |
-18.3 |
39 |
74.4 |
13 |
矿 区 |
99537 |
-36.2 |
40 |
75.0 |
17 |
郊区区域 |
252890 |
-19.0 |
104 |
59.6 |
39 |
其中:郊区 |
154223 |
-28.3 |
60 |
66.7 |
29 |
开发区 |
98667 |
1.7 |
44 |
50.0 |
10 |
平 定 县 |
313947 |
-27.5 |
123 |
84.6 |
61 |
盂 县 |
134047 |
-77.2 |
46 |
67.4 |
20 |
全市转型项目207个,有工作量的145个,开复工率为70.0%,完成投资56.0亿元,同比下降54.4%,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6%,比上月提高3.3个百分点,超过考核目标(60%)0.6个百分点。
表9 上半年转型项目分县区完成情况表
固定资产投资 |
转型项目投资(万元) |
累计增速(%) |
转型占比(%) |
项目数(个) |
开复工率(%) |
新增项目(个) |
全市合计 |
560369 |
-54.4 |
60.6 |
207 |
70.0 |
74 |
城 区 |
65958 |
-11.8 |
88.2 |
23 |
65.2 |
8 |
矿 区 |
22896 |
-3.4 |
23 |
22 |
72.7 |
8 |
郊区区域 |
159282 |
-35.8 |
63 |
62 |
56.5 |
22 |
其中:郊区 |
79040 |
-57.2 |
51.3 |
28 |
64.3 |
14 |
开发区 |
80242 |
26 |
81.3 |
34 |
50.0 |
8 |
平 定 县 |
193028 |
-46.2 |
61.5 |
70 |
82.9 |
26 |
盂 县 |
119205 |
-77.2 |
88.9 |
30 |
70.0 |
10 |
截止6月底,全市在库项目354个,其中今年新增项目151个,6月份新增项目41个。
(六)商品消费增速平稳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6.5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较全国(9.4%)低 1.9个百分点,较全省(9.1%)低1.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1位。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实现30.9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
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8.9亿元,同比增长6.0%;乡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6亿元,同比增长22.3%,呈现出城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乡村市场增长较快的特点。全市完成商品零售148.7亿元,同比增长7.2%;餐饮收入17.8亿元,同比增长10.8%,餐饮收入增长快于商品零售。
分县区看,郊区增长最快,增长20.5%;其次是城区6.5%、盂县6.0%、平定5.2%、矿区5.0%。郊区增速高一方面是因为汽车类销售较好;另一方面是在于其基数偏小,船小好调头。各县区占比情况来看,城区占52%,盂县占17%、平定占12%、郊区占11%、矿区占8%。各县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差距大,各县区发展极不平衡。
在限上商品类值中,粮油食品、服装鞋帽及日用品类等刚性需求继续萎缩,上半年,三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4.9%、1.8%和10.5%。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继续稳步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2.1%和4.8%。
(七)财政金融稳步增长
6月份,财政总收入完成12.9亿元,增长26.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亿元,增长29.0%。
上半年,财政总收入完成69.4亿元,增长1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2.8亿元,增长20.2%,增速较全国(10.6%)高9.6个百分点,较全省(25.4%)低5.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0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52.4亿元,增长5.5%。涉及GDP核算的八项支出为42.7亿元,增长5.4%。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3%。
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04.4亿元,同比增长2.1%;贷款余额969.9亿元,同比增长14.9%;存贷比为64.5%,较上年同期提升7.1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2.0亿元,同比增长39.3%,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4.4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409.0亿元,同比增长23.8%。
(八)市场物价总体稳定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1%,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七升一降”态势,除衣着类下降0.5%外,其余七类均呈上涨趋势。
(九)进出口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5160万元,同比下降10.3%,降幅较上月累计收窄1.5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11,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2%。其中:出口完成19700万元,同比下降21.3%,增速排全省第10;进口完成15460万元,同比增长9.3%,增速排全省第8。
(十)先行指标微涨
铁路货运量。上半年,全市完成铁路货运量2264万吨,增长2.1%;其中煤炭发运2229万吨,增长2.3%。
用电量。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为41.1亿千瓦时,增长0.7%。其中工业用电量为31.9亿千瓦时,下降3%;铝冶炼用电12.5亿千瓦时,下降20.2%。
工业价格指数。上半年,全市PPI指数104.8%,其中煤炭类指数105.4%。分别比上月累计上升0.3和0.6个百分点。
(十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12元,增长7.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5元,增长6.4%,增速较全国(7.9%)低1.5个百分点,较全省(6.5%)低0.1个百分点,列全省第7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64元,增长7.6%,增速较全国(8.8%)低1.2个百分点,较全省(8.4%)低0.8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1位。
(十二)社会就业稳步增加
上半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6.5%、101.3%、98.6%。
(十三)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6月份,PM2.5浓度39微克/立方米,下降20.4%,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7.22,下降7.4%。空气质量初步实现好转。
截至6月底,已连续24个月杜绝了较大事故、连续97个月杜绝了重特大事故。
四、经济运行中的特点、亮点
(一)转型发展取得新成绩
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并重,做大增量。煤电产业链继续延伸,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和文旅康养项目稳步推进。国际能源裕光煤电2×100万千瓦、阳煤二矿桑掌煤层气发电、中广核光伏发电、潞安光伏发电等项目顺利推进,总规模18万千瓦的4个风电项目正式开工。盂县电厂-河北南网500千伏超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输电铁塔已安装121架,放线工程已完成16公里。阳煤平定乙二醇项目一期20万吨已投入生产,二期项目30万吨正抓紧推进。中兴环能纳米洋葱碳实现吨级量产,贝特瑞3万吨人造石墨项目加快推进,石油压裂支撑剂、活性氧化钙等项目加快发展。召开智能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研讨会,华为数据中心正在洽谈,百度云计算中心5#、6#模组进展顺利,爱康智慧能源平台、云谷创业科技园等项目加快实施,智能环卫、智能环保等智能物联网应用项目加快推进。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太行山一号旅游公路阳泉段建设全面启动,藏山旅游景区升级,娘子关旅游项目与山西文旅集团签订合作意向。
推进阳泉与阳煤转型发展的深度融合。政府主动搭台,做好服务工作,放大阳煤优势,推动阳煤集团加大转型力度,努力将“一企独大”转化为引领转型发展的新优势,做优存量。支持阳煤参股中兴环能、贝特瑞等战略性新兴企业,筹备针状焦制造项目;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建设,积极争取解套西上庄低热值煤发电(2×66万千瓦)项目;与北京宏大科技签约新型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项目,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煤层气制金刚石项目,与西安科技大学合作井下矸石充填开采等项目,都将填补国内行业空白;煤层气相压裂瓦斯治理、薄煤层智能化液压支架等一批新技术加快孕育。支持山西(阳泉)国际陆港项目建设,推进矿路港数一体化发展;牵线阳煤集团与中国南山集团积极洽谈平行进口车、甩挂运输等物流合作项目,钟摆式联运物流链正在形成,带动全市现代物流产业加速发展。支持阳煤“双创”工作,助推其产业研究和产品、技术研发,完成向新型煤化工、新材料、原料及相关产业全产业链的转型。
(二)新动能带来新希望
工业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上半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4%,高于传统产业8.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个百分点,高于传统产业0.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不仅在增速上大幅快于传统产业,而且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也开始强于传统产业。一“快”一“强”初步展现出新旧动能转换的培育初见成效。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1%,比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6.2%,占新兴产业比重为37%左右。后半年随着新企业提供的新动力,这一速度和比重还会逐渐提高,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信息技术产业增势强劲。百度云计算今年以来营业收入始终保持70%左右的高增长趋势。上半年,其营业收入达到2.4亿元,同比增长67.5%,拉动全市营利性服务业为GDP的增长贡献了2个百分点。下一步随着云谷和国际陆港项目的落地,将大大强化阳泉在信息技术和数据产业方面的区位和集聚优势,增进智能物联网应用基地建设在阳泉的示范效应。
生产性服务业高速增长。全市规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前5个月的营业收入增幅达到61.6%,企业管理服务、安全保护服务、劳务派遣服务等行业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旅游产业蓄势待发。1-5月规上文化类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1%。受去年“人说山西好风光”旅游宣传影响,娘子关景区连续三年门票收入翻番,与山西文旅的签约以及后期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上半年,全市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27.5%。
消费新业态和新方式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市网上购销经济总量规模达到33.78亿元,快递件总量1689万件,同比增长39%,其中出港251万件,进港1438万件,出进比1:5.7.平均每天9.38万件,人均12件,继续领跑全省。
新主体、新环境助力经济新发展。坚持创优环境、创新服务,不断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登记改革,深入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应用。上半年,全市新登记企业1770户,增长7.9%,月均新登记企业295户。
按照“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要求,对标浙江“最多跑一次”先进经验,我市审批事项梳理不断加速,印发投资项目承诺制工作方案和并联审批工作配套制度,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投资呈现新特点
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今年投资重点。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达11.1%。即将申报入库的G239线(计划投资12亿元),综合客运枢纽等项目,在建的207、307绕城改线、中环快速及乡村扶贫公路建设,后半年进入集中投入期,将带动全市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增加。
转型项目投资重点突出,占比达到目标任务要求。上半年,全市转型项目完成投资56.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6%,高于目标任务(60%)0.6个百分点。转型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达195个(含房地产项目70个),占到94.2%;完成投资47.4亿元,占全部转型项目投资的比重为84.6%,其中:新材料投资增长400.9%、煤化工增长171.9%、新一代信息技术增长147.2%、房地产业增长28.5%。
制造业投资高涨。制造业完成投资10.1亿元,同比增长15.8%,占工业投资比重为29.5%,比上月提高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20.9个百分点。
(四)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
绘制重点产业招商地图,建立招商引资工作站,出台《招商引资优惠及奖励办法》,设立5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太钢集团、北京弘大科技集团合作100万吨氧化钙、纳米级气凝胶项目先后落地平定,郊区与山西景润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年处理100万吨低品位铝土矿合作协议,开发区与德国阿镁迈特公司签订脱硫剂项目合作协议。据投促局统计,上半年,全市共签约项目104个,总投资额414.7亿元,分别完成省目标任务和市目标任务的91.34%和80.06%。开工项目72个,总投资200.42亿元。其中,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63个,占2018年签约项目个数104个的60.58%(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率),完成市级目标任务30%的2倍。到位资金81.32亿元,分别完成省级目标任务132亿元的61.61%和市级目标任务151亿元的53.86%。其中,当年签约项目当年到位资金11.23亿元,占总到位资金的13.81%。
(五)创新驱动引领新趋势
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实施《阳泉市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工作方案》和《阳泉市2018年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考核工作方案》。出台《关于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双创深入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十大创新行动”,加快“四众”平台、双创孵化基地”等建设。
组织优秀科技项目参加国家、省创新成果展。推荐山西中兴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煤层气催化裂解零排放制备纳米碳材料及其推广应用”项目入选国家、省科技创新成果展。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认定2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共建成市级重点实验室2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家。新认定市级众创空间5家,达到18家。
培育科技型企业,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拓展科技金融结合的新方式。实施两批市级科技示范指导性项目342项,带动科技投入19.3亿元。起草制定《阳泉市“科创贷”业务管理办法》,推动“科创贷”金融业务有序健康发展。
(六)各项改革全面深化
国资国企改革全面推进。围绕“1+7”的政策体系和“五个一批”的改革思路,一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僵尸企业”处置、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陆续推进。全面完成全市59.9万户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对电石、矿建房地产等4户企业实施了破产关闭或歇业关闭。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水泵阀门“退城进园、搬迁改制”项目正在进行围墙、地基和厂区道路硬化施工,市蔬菜公司农产品批发市场主体工程完工,并且与浙江新农实业公司、浙江东日公司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推动物资集团整合汽车拆解中心、再生公司等企业,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
开发区改革创新持续发力。“三化三制”改革落地,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工作基本完成,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成功取得试点经验并向全市推广,再次向开发区放权授权105项。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阳泉、平定经济技术开发区四至范围勘界报告编制完成,总体发展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控制性详规正在编制,完成起步区平台打造5600亩、道路建设19公里,在建道路6.6公里。转型项目加快推进,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33.53亿元,其中落地开工7个,到位资金11.99亿元。云谷科技创新园项目已经开工,北京艾坦姆流体控制设备、佛山铝型材加工产业转移等项目加快建设,50万吨轻质铝合金项目加快推进,赤泥无害化综合利用、同日精密铸造、装配式钢结构房屋生产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
增量配电改革取得新进展。上半年,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入围第三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名单,园区增量配电网供电面积约50平方公里,增量负荷约91万千瓦,年用电量约78亿度。我市参与全省电力直接交易的发电企业4家、电力用户19户、售电公司4户,直接交易电量5.02亿度,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2450万元。
(七)城乡统筹成效显著
“五城联创”全面启动。今年重点攻坚创卫工作,全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市容市貌综合整治、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四大工程”,目前已完成200项环境卫生整治任务和145项拆违拆临攻坚任务。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制定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和2018年行动计划,部署了“五大振兴”任务,正在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5+1”专项规划。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编制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数据汇交任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郊区作为省级试点已完成清产核资和成员确认工作。
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今年我市将完成32个贫困村、3325名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实现在全省率先整体脱贫目标。围绕特色产业扶贫、培训就业扶贫和贫困村提升三个重点,抓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兜底保障三件实事,采取了贫困村党建、干部精准帮扶、内生动力激发、主体责任落实、严格督导考核评估等八项举措。特别是在实践中创新机制,一是继续推广“领帮带”模式,实施“联村党建、好村领差村,联村开发、富村帮穷村,结对牵手、强村带弱村”,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结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已有46个贫困村受益,今年对未退出贫困村实行全覆盖。二是在盂县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孝亲敬老”激励政策,目前,盂县、平定、郊区都已落实相关经费。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工业经济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一煤独大”现象仍然严重。上半年,全市317.9亿元GDP总量中,近60%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煤炭行业。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9.3%。炼焦、化工、装备制造业、建材等行业的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萎缩到5%以下。
工业企业规模较小。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只有1户,10亿元以上的只有8户。经济总量少、规模小,企业自身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效应相对较弱,竞争力还不强。
环保、基数、价格等因素制约工业增速提高。上半年受到环保治理、基数较高(6月份全年最高,去年上半年增速较高)和PPI高位徘徊(6月份煤炭出厂价格指数环比提高0.6个百分点)等因素影响,工业增速受到一定抑制。5月份和6月上半月河坡电厂停产影响,全市电力行业下降3.7%,兆丰铝电30%停产,冶金行业下降7.8%,水泥耐火停产限产、晋盂矿业停产,建材行业下降16.4%等,影响全市工业增速0.3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效益下滑。受环保政策影响,企业收入有所减少。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46.2亿元,同比减少1.8%;企业费用增长,尤其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2.4%和29.3%,利息支出增长29.8%。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5.5%,较上年同期(73.4%)降低1.1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回落幅度较大
民间投资活力不足,房地产投资占比较低。 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完成42.7亿元,同比下降42.1%;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6.2%,自去年5月以来处于负增长状态。上半年,全市房地产投资完成16.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7.4%,虽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但与全国、全省的比重相比依然较低。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下降24.4%、56.2%。
转型项目投资仍需加大。转型项目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虽比上月提高且迈过60%的基准线,但基础尚不稳固,仍需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现有成果。
工业投资大幅下降。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34.4亿元,同比下降66.2%,由于去年上半年光伏投资达65.4亿元,今年上半年无大项目接续,故形成巨大缺口。
(三)限上消费仍显乏力
限上消费增长仍显乏力。从零售额来看,6月份,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5亿元,同比下降3.9%,绝对量较上月减少了0.32亿元。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增速较上月回落了1.2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来看,目前在库的限上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偏少。从企业经营来看,限上企业品牌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竞争手段单一。
(四)生态环境存在短板,民生保障、基础设施还有欠账
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环境治理压力巨大;民生保障还不平衡、不充分,社会治理还有薄弱环节;城乡融合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欠账较多等。
六、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一)大力推进转型项目建设年各项工作
抓好转型项目建设。按照全省转型项目建设年工作要求,重点围绕传统产业升级、四大转型方向(云计算大数据产业、新材料产业、文旅康养产业和现代物流),切实做好项目的储备、开复工、建设、入库入统等工作。特别要在智能物联网应用基地试点建设方面,尽快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建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加大推进项目建设力度。一是加快项目手续办理工作进度。积极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和并联审批工作,深入推进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缩短项目开工前手续办理时间,加快项目进度。二是加强项目调度,推进工作进度。每月召开转型项目建设年推进会,分析、调度项目建设进度;加强项目督查,推进项目进度。三是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全面推进“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专项活动,围绕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动服务,排忧解难,扫除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严格执行项目问题“一事一销号”制度、问题办理省市县三级联动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四是深入推进市级领导包保重大项目工作。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原则,加强对包保项目推进情况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包联工作落到实处。
激活民间投资活力。尽快出台我市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相关措施,积极推进拟实施PPP项目的手续办理、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力促项目合作成功,发挥示范效应。
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盯签约项目,做好后续工作,确保项目落地。特别是深入挖掘本土现有优势企业发展潜力,着力做优存量。继续通过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专业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的成功率和落地率。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奖惩激励机制,提高招商工作的精准度。
(二)推进工业经济扩量提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加快已投产企业达产达效和在建企业的建设进度,培育小升规企业,服务好在库企业。稳定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要进一步创优营商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改善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偿债能力。
(三)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
落实好《阳泉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十条措施》。一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支持重点转型企业发展;二是利用信保基金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增信功能;三是推进企业股改,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
(四)扩大消费需求
继续加大商贸企业的培育力度,扩大其在整个流通消费市场的占有比重,积极引导并扶持有实力的商贸企业打造具有特色的本土电商平台,抢占新兴业态商机。推进电子商务和邮政快递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体育、健康、休闲、养老等幸福产业,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五)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加快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步伐,使之成为转型主阵地。加快推进开发区规划环评和七通一平工作,打造便利的熟地,为招商引资项目尽快落地提供实实在在的条件。紧紧抓住国企改革最后窗口期,按照“五个一批”路径推进国企国资改革。特别要以 “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为龙头,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抓好电力体制、财税体制、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旅游景区体制及等各项改革,为转型提供动力。
(六)优化提升发展环境
一是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结合国发42号文件关于智能物联网应用基地试点落地,全面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政务大厅的融合。二是继续推进和完善并联审批和承诺制,通过流程优化缩短审批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