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风雨历程,40年波澜壮阔,40年沧桑巨变!阳泉--共和国第一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用辛劳和智慧,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汇中国改革之东风、把贫穷落后的阳泉市建设成了一个商贸发达、文化繁荣的现代城市,阳泉市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总量规模不断壮大,吸纳就业能力逐步增强,对经济的贡献作用逐步加大。
一、忆往昔:从无到有从弱到强,7年发展铸就辉煌
2011年以前,全国范围内,包括我市还没有在整个三产划分当中把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企业进行单独分离统计。随着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力度的步伐加快,同时伴随着国际国内新的经济模式的不断更新变化,进入“十二五”以后,阳泉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工作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的要求,先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发展历程。为了系统地、科学地进行规模以上服务业情况的统计,2011年开始根据国家统计局及省统计局的安排,对我市重点服务业企业进行试点试报工作,并抽取部分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进行试报,从此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的统计工作开启了崭新的一页。
通过2011年和2012年对抽取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试点试报工作,从2013年开始正式在全市进行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开展工作以来,规上服务业统计从2013年的每季度报表一次到2015年开始进行月报,从2013年国家统计在库企业56家到2017年的85家,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统计逐渐走向科学与完善,并且形成了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房地产物业、中介服务,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十大门类的统计。
这十个门类的统计涵盖了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方方面面,标志着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七年的发展,到2017年底,新增规模以上报表企业29家,在库企业达到85家。比2013年增长51.8 %。随着新增规模企业的不断增加,各项代表性指标也发展迅速。2017年在库企业年资产规模达到72.46亿元,比2013年增长61.78%;2017年增值税上缴7300万元,比2013年增长97.3%;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13年的3.24万元/人,增加到2017年的4.58万元/人,增长41.36%;企业年平均职工人数也由2013年的10802人增加到2017年的14313人,增长了32.5%。我市规上服务业企业无论从企业规模,财政贡献以及人员就业等方面都对全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巨大的投入,2011年到2017年期间,规模以上服务业累计投资772.44亿元。年均增长45.6%,其中居民服务业也实现了从零投入到7.71亿的总投资。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我市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看今朝: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新兴业态快速崛起
“十二五”以来,全市经济经历了由高增长趋向缓增长的过程,尤其是进入“十三五”以后,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全市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39%提高到2017年的50.8%,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1年的205.7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41.2亿元,年均增长8.8%。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呈现出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经济结构的转变让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这期间,传统的交通运输业由单一的货物运输过度到货物运输、现代物流、快递并存的运输格局,文化行业从空白到如今有了两家规模以上影院,卫生行业中从零规模到拥有三家规模以上民营医院,在此期间,传统产业被赋予了新的业态形式。与此同时,我市新型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科技的进步伴随着技术革命的推陈出新,极大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大数据、网上商城、网络支付、移动支付、4G的普及等等这些有别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新鲜”事物已经深深扎根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百度云计算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成为引领我市向智慧型城市迈进的重要手段。现代与传统的经营模式共同构成了服务业的业态形式。人们更多的有了想消费与要服务的意识与观念。2011年到2017年,保安公司、押运公司、劳务公司等等都是传统行业中出现的新业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变革,阳泉这座老工业城市业正在焕发出新时代转型发展的熠熠之光。
三、望未来:抢抓机遇,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
(一)多重利好政策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4年与2016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当前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与《关于阳泉市进一步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这些文件的出台明确了政府对加强服务业的高度重视,积极营造出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把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努力促进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我市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全省转型发展的先行先试区,紧紧抓住“山西一带一路大商圈”的有利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大力推动涉及面广、辐射作用大的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快发展,提升我市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为服务业发展奠定基础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扩大对商贸、餐饮、房地产、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生活性服务的需求,推动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另外,新型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将农村变为城市的城镇化,而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这种体系的形成会推动城镇之间的分工合作,产业的进一步分工,必然会需要物流、金融、信息、中介、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截止到2017年,我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7.56%,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必将推动服务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三)“互联网+”为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从2013年“互联网+”概念首次出现到现在,互联网已经不再是一个行业,成为了一种新业态、新模式,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引擎,是效率的引擎也是创新的引擎。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将互联网经济定为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升级的风向标。阳泉也必将随着国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大潮,举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吸引与培养更多诸如百度等众多优秀企业在我市生根发芽。
如今,在全市努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的伟大契机面前,我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也必将随着这一伟大的目标,发展越来越壮大,充满无限潜力,为全市经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